【广东电视台】《权威访谈》特别策划《非凡十年》(五)

健康是人民群众获得美好生活的基础,而“看病难、看病贵”则是民生突出问题。面对广东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状况,十年来,广东持续深化医疗改革,从强基层着手,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等问题,多次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和认可。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的主委单位,科室主任管向东正是这里“从无到有”的“拓荒者”,这十年,他也深切感受到了广东医疗领域发生的变化。

这天一早,刚刚结束援琼抗疫任务的管向东准时来到科室听取医护们汇报住院病人情况。无论再忙,管向东每周都会坚持查房两到三次,这是他这么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作为国家卫健委医疗专家组的成员,管向东被誉为抗击新冠疫情的“重症八仙”,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他先后14次驰援全国各地的疫情处置工作。在管向东和全国重症医学同行的努力下,中国新冠肺炎重症病亡率控制在了极低的水平。他也因此先后荣获2022年“最美医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

重症医学被视为医疗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在管向东进入中山一院工作的1991年,中国的重症医学才刚刚起步。当时,国家卫生部决定在全国创建5个ICU“窗口单位”,中山一院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守住重症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多年来,管向东对于专业的高要求是科室里出了名的。这一点,他的博士生、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司向深有感触。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作为全国首位重症医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管向东培养的100多位硕博士研究生,大都成为了该领域的中流砥柱。管向东还带领设计团队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建立医护人员通道、病人通道、污物通道有效分流的ICU病区;在国内首次开展医院内重症病人快速反应系统(CCRRS)的试运行工作,有效提高医院救治效率。ICU床位从3张增长到250多张,如今的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重症学科之一。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领全国风气之先,在医疗领域同样如此。重症医学水平,是衡量医院整体诊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近十年来,广东积极完善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全省设置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数量由2015年的280余家增加至目前的400余家,ICU医生的执业人数从2015年的200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近6000人;ICU床位数约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作为重症医学领域的“元老”,管向东目睹并见证了广东在该领域的发展和逐步壮大。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此,广东瞄准建设卫生强省目标,分批支持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实现地级市全覆盖,打造呼吸、肿瘤、肾脏病等5大国际医学中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全面升级建设人口大县的47家中心卫生院至县级医院水平,改造建设189家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488家乡镇卫生院。广东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国医改贡献了广东方案、广东经验。
报道链接:https://m.itouchtv.cn/article/e3ce05400dd7815c890cc8bd0421174d?shareId=UNoPwuRB
报道时间:2022-09-24